2006-06-30

7月1日起迁往https://yongsunyong.wordpress.com/

连接yongsunyong.wordpress.com,点击这里

@yongsunyong.wordpress.com

2006-06-28

马六甲万宁社

2006-06-27

领袖必须果敢超然

身体力行党团一家亲的两个代表,前北有霹雳董联会主席张华,今南有马六甲万宁社主席文亚苏。其中朱来礼先生特此在甲华堂大会发言“我们不要党性太强的人”,甚至敦促文亚苏请辞华团高职。

此言一出,6月15日《东方日报》南马新闻C8版报道:不料竟有万宁社n位理事连同文亚苏,明明白白点明朱来礼“非但污辱文主席,也有损本社尊严,本社理事深表愤怒并强烈抗议”云云。

坦白地说,我个人其实很难理解为何马六甲万宁社的众领导,反应为何突然如此伟哥,特别是了解文亚苏在1980年曾经站出来堂正发言“领袖果敢作风超然态度,将能解决华人社会难题”。

参见《马六甲万宁社庆祝60周年纪念及新社宇开幕特刊》(1986)页147的剪报,文亚苏当时是赞赏曾有社阵背景的万宁社主席顾兴光先生“明辨是非,以超然态度来看待(华社)问题的精神”。

转眼20年过去了,今年将是马六甲万宁社成立的80周年纪念,从顾前辈的领导到文亚苏,华团里里外外的变化堪称沧海桑田,一言难尽。文亚苏作风果敢吗?文亚苏态度超然吗?

2006年6月1日,文亚苏在《当今大马》发表的〈党团共存迷思:为何华社这么敏感?〉似乎不再重提作风果敢也不再重提态度超然了。相反的是,他目前坚持的是只要“没有把党性带入团体,管他来自何党何派呢”。

或许文亚苏所言也有他的道理,所以难怪甲华堂5名副主席,四位同是马华党员:沈金魁和柯明水都是马华马六甲州中央代表;沈金魁也是马华甲州马日丹那区会的财政和前任主席;另一名副主席颜水松则是马华马六甲市区区会主席颜文龙的中坚支持者。

查文亚苏更是人在朝中,身兼马华甲州联委会宣传秘书与马日丹那区会全职执行秘书;既受薪于马华,又受制于〈马华党员行为守则〉1.4 条文的“所有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一切决定”。

身份如此特殊,我不免心生这个问题:Excuse me,请问文亚苏是否能够一举解决华人社会难题;否则,为何武牙拉也河邊大樹下那间經營了70年的咖啡店竟在2006年6月17日从此“名留千古”?

2006-06-25

《中学生》200

董总的《中学生》正式市场推出以前,曾经采用不定期的方式出版。第一本刊行面世,交付华文学会代售。那时我在昔华中学读书,是初中生的代表之一,尽管没有油水抽佣,责任在身只好陪同学长一起逐班沿售;票房叫座,成绩不俗。

不久一纸出版准证发出,《中学生》改以月刊发行,先由爱微女士主编。我忘了什么时候开始订阅、投稿;然而,倒一直记得点评我少年轻狂诗作之何乃键先生,以及点出习作历史小说中诸多谬误的陈清德前辈。

因缘是那样巧妙,播种和收成都不在一时。谁会料到《中学生》会和《知识报》、《小读者》、《好学生》和《好少年》一样,确实是成功孕育6字辈作者群的大功臣?

抚育《好学生》27年的钟宝颜女士,年前接受林悦专访,甚至清晰记得当年出身小记者的政大博士祝家华、北大博士潘碧华以及年前晋身贵为《星洲日报》副总编辑的曾毓林先生。

如是我闻,《中学生》也一样栽培出层出不穷的后起之秀;例如,创作《星洲日报》的〈学海之歌〉之杨艾琳。八打灵花园女中出身的杨艾琳当年名气和才气一样惊人,笔下的散文、诗歌和音乐都自成一体。

除此之外,林别溪在〈傻傻写短诗〉逐一点算,曾在此处亮相的一系列健笔还有“庄迪澎、周嘉惠、张光前、李敬德”以及据悉刻在《东方日报》服务的李勇坚等人。

以后爱微离职,几易编辑,作业、版面和风格或者因此有所改变;唯《中学生》始终继续印行,而且持续增长。间中《中学生》兼办征文比赛以及编以多种丛书,愈战愈勇;尤其张永庆先生的系列著作,最是卖得。

因为这些个人感情所在,即便不再年少,我们家依旧续订《中学生》,直到第100期。以后虽经流离迁居,直今仍然藏有《中学生》的前身以及完整成套的一百本《中学生》。

才一转眼十年过去,临近2006年7月《中学生》刊号竟已是第200期。岁月飞掠,青春仓促,算上来第一代读者,有的年过而立之年的梦幻,有的年届四十不惑的风霜。

当年随口轻赋的风花雪月虽然远了,可是董总20年以来为《中学生》默默耕耘有口皆碑,早在加影山上化作一树童话的花瓣,一园细柔的词句,还有一院郁香的文思。

2006-06-24

白小2000

2004年6月间那个黄昏,梁伟强医生风尘仆仆独自从芙蓉北上,赖昭光伉俪和我约他吃个便饭,运气好得很,在大将书行巧遇时在华研做事的张景云先生。一行人路过雪兰莪中华大会堂,看见大门挂上那块书有白小关闭1234天的告示牌。

我当时有此笔记:真的没有人想到事情可以拖了这么多天。旧有的那块牌子本来只有寥寥的三位数;只是一霎那,漫长的999天再勉强也不够用了。到了第1000天,不得已要把方便4D投注的设计挂上去了。……

春天过了夏天,夏天过了秋天,秋天过了冬天;冬天过了,还是冬天。这究竟是一段怎样的長路?杜甫诗里一片凄惶:“海燕无家苦,争衔白小鱼。却供人采食,未卜尔安居。味入金齑羹,巢营玉垒虚。大官求这物,早献上林书。”

“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如今一届又一届的白小毕业典礼谢幕了,翁诗佣先生长校多年2006年初卸职引退了,梁医生也新近完成他的生物科技硕士课程了。

可是,刘德全拍摄的那部纪录片里的画面一成不变: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白小满地不开门;“学校设备的完善远远超过蚀满白蚁的学校”之白小原校竟然“被”荒废2000天。

2006年6月8日在《独立新闻在线》读及白小保校工委会顾问陈亚才兄的感慨万千,我真的很想知道:为何白小依然“被”兵荒马乱白小依然“被”举步维艰白小依然“被”见招拆招?

更何况是,6月13日沈天奇已在本版发表〈爭取白小原校重新啟用〉中点明:在白小事件發生前,由八打靈再也市議會擬定的《1997-2010年八打靈再也第一地方藍圖草案》已指出須擴建白沙羅社區的白小原校,增加教室,以滿足學生日漸增加的教育需求,根本就沒有提出要遷校和關閉白小原校。……

既然这样,可见(隆)雪华堂会长黄汉良先生所言“在民选政府的国度里,白小事件理应获得妥善的解决”,不仅堂堂而且正正。清清白白为政以德,当感其诚,也在这第2000天踏踏实实点一小盞心燈,许白小一个明天一个春天一个白天:

芝麻,开门!白小,开门!

2006-06-23

广告528

这个杨善勇不是我



他用的电邮是sttmy...@pchome.com.tw

This person's profile is current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Recent Posts in alt.chinese.text.malaysia -- 5 messages
狮城华文滑坡大马后来居上 Jul 11 2001
獅城華文滑坡大馬後來居上 Jul 11 2001
我沒有眼花吧﹖--拉曼大學接受統考生 Jul 11 2001
我没有眼花吧?--拉曼大学接受统考生 Jul 11 2001
蹇叔·百里奚·陈广才(心事心思) Jul 4 2001

〈蹇叔·百里奚·陈广才〉倒是我2001年在《光华日报》专栏(心事心思)发表的。但是,之外都不是我投寄的。

文亚苏曾说

1980年文亚苏曾经发言“领袖果敢作风超然态度,将能解决华人社会难题”。下周我将就此说明。特此预告。

古晋@6月22日

counter
读者统计,请按这里

异见博客
版权所有